5/08/2025

明夷5: 487 ~呂布喧賓奪主



在《三國演義》第十四回中,劉備經歷了人生中的一段低谷,卻展現了極強的全局觀與忍辱負重的智慧。這段故事正是「人生總有晦暗時,需忍辱負重,用全局觀鳥瞰」的最佳詮釋。


當時陶謙臨終前三次請劉備接掌徐州,劉備起初不願,但在孔融等人力勸下,最終接受這一重任。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但也暗藏危機。果不其然,後來呂布趁劉備對抗袁術之際,奪取了徐州城,成為名副其實的「喧賓奪主」。劉備眼見心血被奪,非但沒有立刻與呂布正面衝突,反而選擇退守小沛,暫居邊緣,韜光養晦。


許多人或許會覺得這是懦弱的表現,但實際上,劉備看得比任何人都遠。他知道此時的自己兵力不足,根基未穩,若強行爭奪徐州,只會兩敗俱傷,最終讓更大的敵人得利。他也明白,徐州雖重要,但只是一時之地,真正的目標是恢復漢室、匡扶天下。為了這個宏遠理想,一時的隱忍與妥協是值得的。


正因為劉備能夠看穿局勢,以大局為重,他在小沛安撫百姓、整頓軍政,為日後的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份不為一時輸贏所困、不計較小虧的胸襟與耐力,是成大事者必備的素養。


人生路上也常有晦暗與失勢的時刻,若能如劉備般放下當前的憤懣,從更高的視野去看待局勢,耐心等待轉機,就有可能在風雲變幻中重新掌握主動。劉備屯小沛的故事提醒我們,低谷時最重要的不是反擊,而是儲備力量,等待時機。忍辱負重,才能成就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