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自古以來即形容蜀地山路險峻難行,崇山峻嶺,萬仞絕壁,常人望而卻步。然而,在三國後期,魏國名將鄧艾卻以極大膽與創新的手段,打破這傳統障礙,完成一場戰略奇襲,改寫歷史。
當時,姜維固守蜀漢邊防,諸葛亮六出祁山未果,魏蜀長期對峙。鄧艾見正面進攻難以奏效,遂提議兵分兩路,自率五千精兵從陰平小道翻越高山峻嶺,穿越人跡罕至、鳥獸難行之地。他們披荊斬棘、鑿石為階,甚至靠著繩索將士兵一一放下崖壁,終於從天而降,抵達成都附近的江油。
蜀人未料敵軍竟能由此突襲,如遭雷擊。劉禪驚惶失措,無力應戰,選擇開城投降。鄧艾這場看似瘋狂的冒險,其實是極致的智慧與膽略結合,是在絕境中尋求突破的典範。
此役昭示:再困難的環境,只要願意另闢蹊徑、勇於創新,就能將不可能變為可能。鄧艾的勝利不只是戰術成功,更是一種思維上的突圍,是把「危」變「機」的智慧體現。他讓「蜀道難」變成「天兵來」,展現了真正的戰略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