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2025

損35 : 517 ~孫吳封侯


《三國演義》第82回〈曹丕乘殘破吳兵,孫權受冊拜吳王〉,描述了孫權面對劉備與曹操夾擊的艱難局勢。當時關羽戰敗身亡,劉備怒而伐吳;另一方面,曹操也蠢蠢欲動,準備南下。為了避免腹背受敵,孫權選擇以柔克剛,向曹操稱臣,接受「吳侯」封號,暫時屈身於魏,以爭取時間和空間。


孫權的這一策略,雖看似屈辱,實則深藏遠謀。他避開與曹操正面衝突,專心對抗劉備,同時積蓄國力、整頓兵馬。後來,曹操去世,魏國政權動盪,孫權即刻恢復獨立,最終成為三國鼎立中最穩固的一方。


孫家的處世之道可謂知進退、善謀局,懂得在關鍵時刻退一步,換來更大的發展空間。正因這種謙退與靈活,東吳得以屹立五十餘年,是三國中延續最久的政權。


這段歷史給我們的啟發是:做人處事不必處處爭鋒相對,有時懂得退讓,反而能守得雲開見月明。計較一時得失,不如著眼長遠利益,有捨才有得,這正是孫吳成功的智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