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是本月的明哲匯,這次的主題是「文化融合」。
陈老师愉快地分享了毓老师的影片,以及王镇华老师与哈佛大学包弼德教授在台湾演讲的视频,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共同回顾了「孔学」的文化传承。大家在讨论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考:什么是文化?
首先,我们可以探讨「文」的含义。所谓的「文」,原意是指文采和纹饰。孔子曾说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篇》。这里的「文」,指的是外在的修饰与表现,与质朴的内在有所区别。
「化」的意思则是潜移默化,指通过无形的影响,逐渐改变与感化。老子在《道德经》第57章中提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意指不加干预,让人民在自然的环境中受到教化与影响。
因此,「文」可以被理解为事物的状态或外在表现,而「化」则指的是转变与内在的变化。
其次,「文化」可以被视为一个群体整体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或社会规范,如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等。文化的定义往往是模糊且难以精准的。例如,我们常说的中华文化、美国文化,甚至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美国微软公司的文化、苹果公司的文化、谷歌公司的文化等等。
当提到「中国文化」这个名词时,许多人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定义。我们可以参考复旦大学葛兆光老师的观点,他将「中国文化」定义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有所不同。相关视频链接如下:
https://youtu.be/FsuF67E6EaQ?si=-LHySaqQp0xr2c8z
根据葛老师的观点,他所描述的「中国文化」,或许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文化氛围有所不同,也与「孔学」思想或「先秦思想」(孔学加上《易经》与老庄哲学)的传统观念有所区别。
同样的,我们或许可以根据对每个民族或国家的理解,赋予其文化一个特色概念,但这往往只是部分的、不完整的阐释。
最後,文化其實是不斷再增添新的成分,也會排擠掉一些不適用的部分。因此,我們提到文化,其實是一個不斷在變化的組成。我們所處的文化,將於更大範圍的主流文化做部分的融合。若是我們無法融入大的主流文化,我們可能就會被排擠到邊緣。相反的,在融入主流文化的過程中,我們就有的文化組成,將會拋棄某些部分來填入主流的部分(例如從重視家庭倫理,到重視個人),最後讓原本的文化產生質變(例如相信忠君愛國,視君如父,到後來將彼此的關係限於僱傭關係)。
總之,文化雙融的過程,就是像化學反應一樣,是一個嘗試與轉變,也會讓舊成分消失。而文化融合的目的,就是讓自己可以活得更安適與穩定。
【一圖】
本圖片為透過 Microsoft Edge 或 Bing mobile app 的Copilot 對話軟體,用生成式 AI 工具 DALL 3E 所生成的圖片。其提示語為文華個人所寫,並就圖片做後續修改。
這張圖,我試著運用五個國家的地理景觀,讓讀者容易聯想到這是那個國家,進而從地理景觀想到該國的文化特色。旨在引發讀者進一步思考:什麼是「文化」?
什麼是「文化」?文化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也無法明確的定義與評比。
舉例來說,我們常聽到「恢復中華文化」,那什麼是中華文化?包含哪些構面或維度?可不可以列舉一些項目,符合的叫做中華文化,不符合就不算?
陳明哲老師提到「東西方文化融合」,我們也可能會疑惑,什麼東西要融合?那些部分可以融合?東方文化,就是指中華文化嗎?還是東方文化是指孔子的學說,尤其是《論語》呢?
葛兆光老師的視頻提醒我們,不要窄化了中華文化,要分清楚不同層次的中華文化:
(1)最廣義的中華文化,涵蓋了現代的不同年齡層的表現、也包含過去2000年的各種茶道或藝術,以及古代凡是統治過或認同中原的各個民族的相關文化
(2)次一等的,是大多數漢族或僑民所認為的,是以漢族為中心的中華文化,那麼蒙古族,西藏或新疆回族的文化,就不屬於這個範圍。
(3)在次一等,是大多數學者所認為的,是以漢族的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華文化,因此道家,佛家,墨家,法家等等,都被排除在外。這會包括了古代的孔孟到朱熹的道統,加上近代的「新儒家」,王陽明的心學,以及歷史上其他學派的儒家思想。
(4)更窄化的,只有以四書五經,孔子孟子朱熹為道統的儒家文化,這就是道統,因此其他的儒家學派未必被納入。這也就是過去兩千年來,中國讀書人所相信的道統。
(5) 最終,最窄化的中華文化,只剩下孔子的《論語》與《孟子》《學》《庸》四本書。而且要原儒,而排除朱熹的註解。這是近代熊十力先生與毓老師所主張的《孔學》。
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理解到,文化的範疇真的很難界定。而且文化還會因為不同世代與族群而顯示差異,隨著新文化的衝擊(如生成式AI),不同世代對於文化的接受也有所改變了。
這不只是發生在中華文化的解讀,對於圖中的日本文化,荷蘭文化,紐約文化或柬埔寨文化,也是隨著時代改變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