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2024

自:247 ~悠然自得或自強志得

「引言」

上週六同一堂課,另一位學長,分享「儒家,道家,佛家」的自得不一樣,他引經據典,「儒家的自得是自我化育,自我轉化,要立志,終生不渝」。「道家的自得像打太極拳,觀照自己,放鬆自己,打破習氣的障礙。」。「佛家的自得是識自心內善知識,佛在我心,不是靠老師傳給你的,每個人要自己修自己」。最後他引用《法句經》的「千千為敵,一夫勝之,未若自勝為戰中上」簡單說,世界上最偉大的成就,就是戰勝自己。

綜合來說,我發現「自得」簡單兩字,絕不是單一個想法,每個人可以拆解出不同的意涵。必須慎思明辨,才能得到一個清楚的理解,這就是「一」的修煉。「一」不是要將這麼多種的「萬物觀點」,濃縮成一句話或一個意思;而是「一」要將「萬物觀點」看成「一個整體」,尊重不同的看法,相信他們的不同,「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因此這張圖,呈現「孔孟老莊」的「自得」,各有不同內涵。

【一字】

自,《說文解字.自部》:「自,鼻也。象鼻形。」因此,自是古代的鼻子的意思。

自,自己。

悠然自得,隨順因緣,得到自己的快樂。

自強志得,自己非常忍著的勉強自己,以獲得成功達成志向。

【一圖】

這張圖分為四個維度,橫軸是「不爭」與「強求」,分別代表道家與儒家對待一件事情的態度,道家不希望強求什麼;而儒家強調盡心盡力,克己復禮(克制自己的小我,服從周禮的天下禮樂制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若是臣就當臣,若是子就當子)。

縱軸是「向外看」與「向內看」。孔子與莊子喜歡向外看,孔子看到周朝的禮與制度,他述而不作,他重視外在的禮儀形式。孔子講仁,人就是要愛人。莊子也喜歡向外看,他貶抑人世間的虛偽,他喜歡用外面的鴻鵠或燕雀來比喻自己,他喜歡蝴蝶或魚或大樹,來對應自己。孟子與老子是向內看,孟子講人性的四善端,人要向自己的內心求,求出自己的本性,然後呵護自己的天性。老子則強調「為無為,事無事」「不爭而天下無可與之爭」「不出戶知天下」「聖人忘乎勢位,而在乎自得」。

因此,我將這四個象限分配給老莊孔孟,也說明他們四人的自得,意涵是不同的。

莊子,自己(真人)向外觀察,感受自然,但求隨遇而安,自忘機得。自,自然。得,融入自然。

孔子,自己(士人)向外學習,效法古人,希望立下偉大的志,自強不息的達成志向。自,自強。得,得到成就。

孟子,自己(士人)向內深造,找出四端之心,而能夠心安理得。自,自覺,得,得到天性。

老子,自己(聖人)守靜抱樸,無為無所爭,而能夠得到天下的治理。自,自在。得,得天下治理。

我想強調,這四種人格,可能是每個人的四個面向,未必要只能取其一種而否定其他三種。但切不可混淆而雜湊。

【補充】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翻譯:君子要根據「道」來深造「自己的心性」,希望自己能夠自己得到「自己的心性」。得到了自己的心性後,就能夠安心的「居於心」,安居於心就能夠深深的「憑藉著心性」,深憑著心性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處處見真心」,因此君子要靠自己「得到心性」。

《文子,道原》老子曰:聖人忘乎治人,而在乎自理。貴忘乎勢位,而在乎自得,自得即天下得我矣;樂忘乎富貴,而在乎和,知大己而小天下,幾於道矣。故曰:「至虛極也,守靜篤也,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翻譯:領導人(聖人)忘掉治人,而在於照顧好自己。地位尊貴卻不在乎權勢與地位,而能夠怡然自得,自得後天下人都順從自己。快樂在於忘記富貴,而在乎與天地協和,將自己與萬物看成一體,就不會只在意「天下」的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