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2024

抱:246~抱一為天下式

【引言】

上週六聽到一個故事,有一位學長,跟著一位國學大師學習古代的這些傳統文化,那位國學大師勉勵他「讀書要實用,要做出對時代有貢獻的事」,他後來去念了博士班,跟隨一位研究明朝茶道的歷史學大師,這位老師勉勵他「要做學問,做對自己有興趣的題目,再冷門,也是對自己人生的意義」。

他自己在兩個尊敬的老師之間迷惘,分裂與交戰。國學大師2010年過世,茶道大師2012年過世,而他在2018年感到身心俱疲而崩潰。(崩潰原因不詳)

生了一場大病之後,他說,是莊子救了他,他想到『回家』,回到自己的家,信步回家,一兩年的休養後,他樂觀順流,不再執著。他決定做自己,「樂而行之,生活要樂在其中才能無敵精彩。」

他對於「自得」的理解是,「體現最高品質的自己」,不是跟著「老師」的想法去走。「作最適合自己的樣子」,接納自己的性情,順自己的個性。

我想到日本的東方文化大師田口佳史先生的話『順境時讀儒家,逆境時聽道家』,兩個思想是互補的,一個往前進,一個往後退。人生就是需要在前進與後退中取得中庸。

「一字」

抱,《說文解字.手部》以為「捊」之或體,曰:「捊,引取也。從手孚聲』

抱,基本義是懷抱、用手臂圍攏,引申為環繞、隱藏、心裏存有等義。

抱,懷有。抱歉,抱屈等。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吾不可去,汝不肯來,恐旦暮死而汝抱無涯之戚也。”

抱,保護,《莊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

「一圖」

這其中有兩張圖,都是用Microsoft Edge 使用DALL-E3 AI畫的。

我用老子《道德經》22章:『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聖人知道道生一,一就是全部整體, 一生二(而就是有正有反,有進有退)。因此,自明,就是自見,也要不自見。自明,就是看到東方也看到西方。自明,就是看得到儒家,也看得到道家。

第一張圖,形容這位學長的迷惘與困惑。他的困惑,在於他只聽兩個不同的聲音, 而沒有『看見自己』,人云亦云,難免就會迷網。

第二張圖,形容這位學長的自明與解脫。他的解脫,在於他已經體會到順其自然,在逆境中可以聽聽老莊的聲音,而且同時也會學習儒家的進取,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