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024

友:193 ~在迷霧中分辨敵友

[引言]

在Adam Grant的《離經叛道》-書當中,提到一個有趣的觀點。從長時間來看。組線和組織之間的關係不會一成不變,可能是不相關的,合作夥伴,競爭者或競合關係,因此,我們在看待「動態競爭」時。眼光不能只有彼此二者,這樣將限縮在很小的範圍,完全忽略了其他的影響力。

從Adam Grant的《再思考》一書當中,提到跳脫二元思維。從stakeholder的角度去看,任何的決策或交易,造成影響的絕不止是「你我」兩個主體。須用更宏觀的角度看待彼此的競爭和合作。

[一字]

《周禮》同師曰朋,同志曰友。

友,情誼互通,相同志向的人。《論語》友直友諒友多聞。

[一圖]

在Adam Grant的書中得到啟發,不要狹隘的二元思維,也不要將彼此關係預設為永久不變。在他書中引用的故事,兩位女性參政運動的領袖,M和S,原本素昧平生,如右上圖中的「漠視」,後來有志一同共同合作,但接著因為理念不合而成為敵人,經過十多年努力之後,兩人又再度㩗手合作也互相較勁。造成S和M的變化,包含其他利害關係人的加入,社會或政治情勢的變化。

就如這張圖'能影響兩個看似主角的女生,包含桌上的其他五名男生,這七個參與者,各有各的利益與盤算,因此長時間而言各有可能的合作或競爭。

書中也提到,「曾經結盟朋友可能是後來最大的敵手」,而「陌生的敵人反而可能是未來的助手」,這講的就是動態的競爭和合作。

因此,面對迷霧(VUCA,變動不確定複雜模糊)的情境。要學會看懂大局。在競合策略中,首先是知道who(有那些人參與其中)? 接著每個參與者的能力和價值?然後現在的運作規則是什麼?有那裡有缺漏的縫隙?每個人是否能察覺或有動機競爭與合作?再來是競爭與合作的場域或範疇?有沒有機會放大格局?格局放大了競合的視界也不同。

Brandenburger和Nale buff的《競合策略,co-opetition 》描繪價值網,提供我們思考競爭者、互補者的角色,以及對於客戶或供應者,要理解他們「動態」的角色。在這張圖中,我們必須學會「敬畏和謹慎」,因為今天的合作夥伴可能是明日的敵人,而不懷好意的對手卻可能是自己的貴人。「謙卑」和「明察」是分辨敵友不可欠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