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35至37回中,劉備三顧茅廬,終於請出諸葛亮,而在此之前,司馬徽曾向他推薦兩位可安天下的奇才:「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臥龍即諸葛亮,鳳雛則為龐統。劉備因誠意感動諸葛亮,獲得其傾力輔佐,日後三分天下之局得以成形。後來,劉備也得鳳雛輔佐,但可惜龐統在攻打雒城時中箭而亡,未能發揮全部才華。
有人解讀「得一可安天下」之語,隱含「不可得二」,或得其二反致不安。諸葛亮與龐統皆雄才大略,但性格風格迥異,一靜一動、一謀遠一謀奇,若無高明領導統合,反易分歧生變。劉備雖仁厚知人善任,但未必能駕馭兩龍共舞之勢。龐統早逝或許反成避免衝突之「不幸中的大幸」。
這段故事給我們的啟發是:人生旅途中會遇見珍貴的機緣與良師益友,這些人可能改變我們的命運,但擁有與駕馭並非同一回事。當機會降臨,要懂得珍惜、用心經營,切勿因過度貪求或盲目行動而陷入難局。正如古人所說:「緣分天定,福禍在人。」不要因為看到兩位奇才就急於「闖入草叢」,反而失了原本穩健的方向。知足、敬畏、謙虛,是把握機緣的最好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