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2025

泉:563 ~溫家水流

偷得浮生半日閒,

在溫泉池畔,

聽泉水聲,

看綠樹影,

看石頭及枯山水,

享受另一番靜!

8/25/2025

濡:562 ~相濡以沫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莊子·大宗師》

~~~

相濡以沫被形容成革命情感,同舟共濟一副溫馨場景,那是一種融融,在困窘中的相扶持!但莊子似乎更鼓舞那種有距離的共存共容關係,彼此都在江湖中的自在悠遊。

文義直解

泉涸:泉水乾涸。 魚相與處於陸:魚困於陸地。 相呴以濕:彼此吐氣使身體保持濕潤。 相濡以沫:彼此用口中唾沫滋潤對方。 不如相忘於江湖:還不如一同在江湖裡自由自在地相忘。

表面上是魚兒在泉水乾涸時,彼此互相幫助,靠唾沫濕氣勉強維生。但莊子說,這樣辛苦維繫的相互依靠,不如在江湖大水中悠游,彼此自由,甚至能夠「相忘」——不用刻意經營,卻自然而然共存。

思想解析

對友情的觀察 莊子認為,當環境困迫時,人與人之間會像魚一樣相濡以沫,互相救濟。這固然有可貴之處,但終究是權宜之計,充滿艱難與侷促。真正理想的友誼或相處之道,應像魚在江湖中,各得其所,不必刻意經營,也無須緊緊依附,而是「相忘」——忘卻彼此存在的界限,無礙無累,自然和諧。 超越功利的人際觀 「相濡以沫」是有限資源下的勉力互助,有其短暫的必要性,但本質上帶著窘迫與依賴。莊子更重視「相忘於江湖」:不以功利維繫,不以依附為基礎,而是自然各得其性,在自由境界中相處。 哲學意涵:自由與逍遙 莊子一再強調「逍遙」與「自然」。對他而言,人與人最理想的關係不是相互束縛,而是各安其所,各自順應自然本性。像魚在江湖中,彼此自在,彼此無需刻意照顧,反而更能長久、圓融。

今日啟示

友情與伴侶關係:真正的親密不是時時黏著,而是在廣闊的「江湖」裡各自安好,自然而然共存。 社會與人際互動:當環境困迫時,我們需要「相濡以沫」;但若能放眼更大的境界,則應追求「相忘於江湖」,以自在和包容代替緊張的依附。 自我與世界:莊子的理想不是緊抓不放的相互救濟,而是回歸自然,超越對立與依存,在無限的「江湖」中融洽共生。

容與融

共融:「相濡以沫」是窘迫中的互助,暫時可貴;有志者面對道德敗壞的當權者,更要團結,和樂融融!

共容:「相忘於江湖」是自由中的共存,不須牽絆各在西東,而相容長久。 

儒家訴求前者,以天下皆醉我獨醒,人心詭譎我仁義,知其不可為者相濡以沫相協力;莊子則推崇後者,因為唯有在無拘無束的境界中,人與人才能真正「忘我」與「忘彼」,達到逍遙之樂。


8/22/2025

容:561 ~容融之辨

容與融

在國際與人際互動中,「容」與「融」並非單純對立,而是可根據力量對比與互動目標靈活調整的策略。力量對比可分為四種典型情境:彼此都大、彼大我小、彼小我大、彼此都小。每種情境下的容與融運用方式,會因雙方實力、利益與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

第一種情境:彼此都大

當雙方都是世界級或區域級強權時,直接衝突的成本極高,雙方都必須在容與融之間找到可維持長期競合的平衡。以中美關係為例,美國在經濟與科技領域擁有強大優勢,近年來採取貿易制裁、技術封鎖等手段,意圖迫使中國在制度與價值觀上向美式資本主義靠攏,這是一種「融」的壓力策略。而中國在面對這種挑戰時,既有反制措施以保護核心利益,又維持一定的開放與合作空間,不願完全對立,也不願屈服,這是一種「以容應融」的態度。這種情況下,雙方的最佳策略是「有限融合、底線容忍」——在全球合作領域(如氣候、公共衛生)適度融合,但在核心價值與制度上保有容的堅持。

第二種情境:彼大我小

當對方實力遠超過自己時,硬碰硬往往得不償失,小方必須審慎權衡,在保護自身利益的同時,適度接受一定程度的融,以換取生存空間與合作機會。以美國與台灣的經貿關係為例,若美國對台灣加徵關稅或施加外交壓力,甚至在軍事上推銷高價武器,台灣在許多情況下只能被動接受,這是「被迫融」的狀態。然而,這種融並不意味著全盤吸收對方的文化與制度,小方可以在接受條件的同時,保留自身的價值觀與內部政策彈性,以維持長期自主。策略上應該是「必要融合、核心容守」——在安全與經濟上適度靠攏,但不放棄文化與政策的獨立性。

第三種情境:彼小我大

當自己比對方強勢時,容的策略就更為重要。強方若試圖強行融入對方,雖能短期建立統一,但會損害長期的信任與穩定。例如台灣與外籍移工的關係,台灣在經濟、制度、文化上相對強勢,但政府普遍採取包容政策,不強迫外籍移工放棄原有信仰與文化,也不要求他們完全融入台灣社會,這是一種尊重差異的「容」。然而,在生活與工作互動中,外籍移工會自然接受部分台灣的生活習慣與價值觀,形成溫和的「潛在融」。這種情境下,最佳策略是「主動容納、自然融合」,讓文化交流成為雙向的自發過程。

第四種情境:彼此都小

當雙方力量相近且規模不大時,合作往往比對抗更能確保生存。例如台灣的兩個小政黨,若互相消耗,很可能雙雙被邊緣化;反之,若能在差異中找到合作空間,即便保持競爭關係,也能在某些議題上形成共同戰線,增加彼此影響力。這種狀態下,「容」是基礎,因為彼此不會要求完全融為一體,保留各自特色是競爭的基礎。但在特定情境下(如面對共同政敵或重大法案),暫時性的「戰略融」可以集中資源與聲量,達到短期共贏。策略應是「長期容存、短期融攻」。

綜觀這四種情境,可以發現「容」往往是長期穩定的基礎,「融」則是短期集中力量的手段。容強調尊重與並存,降低衝突成本;融則在需要共同行動時,提供效率與凝聚力。然而,無論在何種情境下,容與融都必須依情勢靈活運用,避免過度容而失去方向,也避免過度融而壓制多元。最理想的狀態,是在容的框架下適時融,在融的過程中保留容,使互動既有凝聚力,也有包容性,從而在競爭與合作之間找到持久的平衡。

8/16/2025

魯:560~魯米博物館及詩集

魯米,

一個陌生的邂逅!

8月4日在孔亞的Turbeonu享用土耳其pizza午餐後,我們參觀Mevlana博物館,在今天之前,我對Mevlana完全陌生,但知識豐富的領隊簡單介紹這是魯米(Rumi)的下葬地以及紀念他的地方不禁讓我想起魯米的詩:在對與錯的邊界中間有一片原野!那是三年前從明哲匯一位同學聆聽到最富哲理的詩句,原來這位魯米大師就是葬在這清真寺,他的影響力在伊斯蘭教這麼大啊!

以下介紹這清真寺、蘇菲教派以及魯米:

🇹🇷 梅烏納拉博物館:靈修與詩思的場所

在土耳其安納托利亞高原的城市孔亞(Konya),有一座色彩鮮明且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梅烏納拉博物館(Mevlânâ Müzesi)。這裡原是13世紀時蘇丹的玫瑰園,後來贈予蘇菲教派作為修行場所。今日,這座博物館既是伊斯蘭蘇菲主義的象徵性地標,也是土耳其宗教與文化歷史的重要見證。

🏛 建築背景與特徵

梅烏納拉博物館的建築群最早興建於13世紀,並歷經多次擴建。主建築由一座青藍色圓頂與尖塔構成,尖塔上覆以來自伊茲尼克(Iznik)的瓷磚,為館區視覺的焦點。這種藍綠色在伊斯蘭藝術中具有崇高與神聖的象徵意涵,因此該建築亦被稱為「綠色圓頂」(Kubbe-i Hadra),有時亦被非正式地稱為「綠色清真寺」。

建築核心部分為魯米(Mevlânâ Celaleddin Rumi)的陵寢,其石棺位於主圓頂之下。陵區周圍分布著小圓頂建築,包括紀念空間、舊日修行者的居室、展示廳與宗教儀式空間。自1926年起,土耳其政府將此地改為博物館,對公眾開放。

🧘‍♂️ 蘇菲教派與旋轉儀式

梅烏納拉博物館不僅具有歷史與建築價值,其所屬的蘇菲教派(Sufism)在伊斯蘭思想史上也有重要地位。蘇菲主義重視靈性的內在追求,強調透過簡樸生活、詩歌、音樂與靜觀來接近神(阿拉)。其中一項著名實踐是旋轉儀式(Sema),由穿著白袍的修行者在特定音樂節奏中旋轉,象徵精神上的昇華與「放下自我」。

這一傳統起源於梅烏納拉教團(Mevlevi Order),其根源可追溯至13世紀的魯米與其追隨者。教團發展出一套結合宗教實踐、音樂、舞蹈與詩歌的修行方式,在奧斯曼時期廣為流傳,對伊斯蘭文化與藝術產生深遠影響。

📜 梅烏納拉˙魯米的生平與思想

魯米,全名梅烏納拉·傑拉雷丁·魯米(Mevlânâ Celaleddin Rumi),生於1207年,原籍中亞的巴爾赫(今日阿富汗地區)。因躲避蒙古西征,魯米家族西遷,最終定居於孔亞。早年他是一位宗教法學家,從事教學與學術活動。

其人生轉捩點是與神秘苦行者沙姆斯·大不里士(Shams-i Tabrizi)的相遇。這段深刻的精神交流促使他進一步發展出融合哲思、詩意與宗教情感的靈性觀,最終形成他個人獨特的宗教與文學風格。

魯米的著作包括六卷本的《瑪斯納維》(Masnavi)與大量詩作,其作品使用波斯語書寫,內容涵蓋神秘主義、愛的象徵、倫理寓言與哲學思辨,被視為蘇菲主義文學的代表性經典。其詩句如「來吧,不論你是誰」,被廣泛引用,反映其包容與開放的精神態度。

🕊 文化記憶與當代意義

今日的梅烏納拉博物館仍保留諸多與教團生活相關的文物,包括修行服飾、樂器、手稿與宗教儀式用品。參觀者可以在博物館中獲得對13至19世紀蘇菲教派日常生活與精神世界的深入了解。

梅烏納拉博物館是融合宗教、文化與詩意記憶的場所。它不僅紀念一位影響深遠的思想家,也體現了伊斯蘭神秘主義中對於愛、自我超越與人我關係的理解。

8/04/2025

洞:558 ~ 土耳其洞穴屋

令人難忘的洞穴屋,

只能蹲伏前進,

肩膀還擦傷破皮!

烏:557 ~卡帕多奇亞

卡帕多奇亞

土耳其必到的景點!

8/02/2025

遠:556 ~安卡拉文明博物館

令人驚呀的,

門口怎是一位東方女神?

原來,這個高原訴說著

文化浪潮的交會與洗滌!

同英國的龐大巨石,

有母姓的陶塑,

有史前的陶罐,

有西台文化的太陽神輪,加上

公牛的陽剛及生殖力,

公鹿的柔順及再生力'

也有楔形文字,

希臘的Artemis 來到土耳其變多乳豐饒女神

西台的大地神 Hannahanna 也象微大地

太陽女神Arina 突現母系社會的榮光

這些刻古代歷史遺跡

令人震撼,

贊歎這個土地的多元傳承!


番:555 ~番紅花城

番紅花城,

歷經農工與觀光,

曾是番紅花的原野,

曾是蘇聯合作的大鋼鐵廠,

現在復原八百多幢的古房!

古代絲綢之路的驛站,

土耳其浴的浴場,

四百年的市集咖啡,

罌粟子的餅乾,

這是旅途的第一站,

寧靜而不繁華,

蜿蜒卻有驚奇,

漫步小巷,

歐亞小築,

愜意悠遊!

7/31/2025

瞰:554 ~安卡拉

從天空中俯瞰大地,

這是黃土的高原,

間雜著綠樹,

最美的是橘紅的屋頂,

恰似紅色的浪頭,

在黃色的大地上湧動,

這是土耳其的首都,

沒有歐風的新潮流,

也沒有美式的濃妝豔抹,

是一個鄂圖曼的村婦,

迎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