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2024

孟:237 ~孟子

【引言】

讀了森軻瀾(Edward Slingerland)教授的《為與無為,當現代科學遇見中國智慧》這本書之後,我發現最有趣的是他對孟子的解讀。

我們經常在說「孔孟孔孟」,很多人可能就會以為「孔規孟隨,一脈相承」,也就是說孟子就該追隨孔子,像古代的學生跟著老師學習,延續老師的理念,不能夠否定老師的想法。

但是,森軻瀾教授明確的指出一些差異,而我也從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的Youtube演說中,聽到「孔孟之別」,很清楚他們兩者因為時代背景的不同(春秋相對戰國),競爭態勢不同(孔子還沒遇到思想勁敵,但孟子需面對楊朱與墨子的狂潮),群眾的智慧不同(孔子時民智未開,孟子時百家爭鳴),當權者的時間有限溝通技巧不同(孔子時代要溫良恭儉讓的溝通,孟子時代需要透過激烈辯論的溝通)。因此,我們看出《論語》與《孟子》兩本書的寫作方式有很大差別,而且孟子言詞的犀利,辯才的無礙,還不時要打擊墨家與道家的觀念。

此外,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孔子的時代,各個諸侯稱「公」,春秋五霸還不敢僭越稱「王」。因此,孔子周遊列國,希望各個諸侯君子們,「回到西周時代」,「遵循周公制定的禮樂制度」。孟子的時代,各個諸侯已經稱「王」,戰國七雄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國家,孟子的民本思想觀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已經沒有「夢見周公」「恢復周禮」的想法了。

因此,孔子的恢復周禮的思想,在戰國孟子的時代,就已經過時了,更何況21世紀的今天。孟子的民本思想,雖然被淹沒在2000年的歷史長流中,但在21世紀,顯得特別有智慧。

【一圖】

這張圖,是參考前面「冷認知-熱認知」的座標圖延伸而來的。孟子與孔子雖然都是儒家,也都是訴求「仁義禮智信」,但是兩人的修維方式不同。孔子是「先有意識的學習,希望久而久之,內化而改變,習慣成自然,也就是先冷認知,再熱認知」。孔子的修煉方式,最大的盲點,就是「學什麼」「目標在哪裡」? 孟子的方式,剛好補足了孔子的盲點,孟子是「先找出自己的善心,每個人內心都有那個善端,找到了順著善端去學習,也就是先熱感應,再冷學習」。

因此,圖的左邊是一位農夫在除草,農夫就是要在自己慌亂的心當中,拔除「稗草」,尋找「善的幼苗」。

善的幼苗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與是非之心」,也可以概括為「仁,義,禮,智」的四顆心。孟子採用小孩子落水的故事,採用齊宣王不忍心宰牛的故事,他讓追隨者們更清楚具象的知道該怎麼做。最後的目標,就是要將這四棵幼苗,灌溉種植成四棵大樹。

孟子提到「凡有四端在我者,皆知可擴而充之」。

孟子以宋人(暗指宋國的墨翟)揠苗助長的故事,批評墨子很積極的「兼相愛交相利」,是用力拉拔幼苗;另外也批評道家的不耘苗,希望什麼都不做而等著嬰兒般的天真是不對的。

總之,孟子的修維方式是「從心出發」,因此要行仁,要先以仁存心;要行禮,也要以禮存心。有了發自內心的熱認知,再輔以老師朋友或自己的學習思考,就可以讓善自然而然的成長與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