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2024

為:235 ~先秦五子的無為

「引言」

最近讀了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森軻瀾(Edward Slingerland)教授的《為與無為,當現代科學遇見中國智慧》(原文書名:Trying not to try)這本書,他用現代科學的語言與行為經濟學康尼曼教授《快思慢想》的兩個思考系統,解釋先秦五子的思維模式,頗有所感,整理如上圖。

難得這位教授研究中國的先秦思想多年,參考另一個學者David Nivision 所探討《德的悖論》,撰寫這本書,並且提出『無為的悖論』,分析先秦五子的思想,各有優缺點。讀了之後,覺得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受,也從『去蕪存菁』與『整體宏觀』的唯精唯一的視角,不偏不倚的看待五子的兼容並用。

「一句」

儒以立己立人,道以養生養心,墨以創新創業,惟精分取精華,惟一合成一體。

「一圖」

這張圖用兩個維度來看待中國先秦思想的五個重要人物,也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三個主要思想家:儒家,道家與墨家。

冷認知(cold cognition)維度,就是《快思慢想》書中的慢想系統二,就是理性思考,仰賴人的意識與理智。孔子與墨子,是重視理性的學習與思考,也強調反覆的練習,熟練後才能生巧,並且將所學內化成為習慣。老子與莊子,則是反對『刻意學習』的智巧,甚至認為很多儒者就是利用智巧,才做出虛偽不實的事,並且造成戰爭與動亂。

熱認知(hot cognition)維度,就是《快思慢想》書中的快思系統一,就是直覺反應,仰賴人的情感與身體反應。孟子與莊子,都重視人要找回自身的自然情感,例如孟子講的人之四端與莊子講的心齋作忘,天性存在身體裡面,浩然之氣存在自身,不假外求。老子與墨子,都不重視個人的情感與直覺,都是捨棄熱認知的。

因此,儒家是熱認知與冷認知並重,孔子的理智大於情感,孟子的情感大於理智,兩個人都希望立己立人,齊家治國平天下。莊子只重視熱認知,非常浪漫而自我。墨子只重視冷認知,非常無情,但能凝聚成一個幫派。老子則希望返回嬰兒,不要智巧也不要情感,甚至足不出戶而能知天下事。

森軻瀾(Edward Slingerland)教授,提到中國先秦思想的最終理想都是『無為』,無為的意思就是effortless action,不要費力而能自然自在的完成想做的事。孔子的無為是『從心所欲不踰矩』,孟子的無為是『找回四端,呵護幼苗』,莊子的無為是『逍遙遊』,老子的無為是『復歸於嬰兒』『無為而無不為』。

作者在書中探討各家的學說,各有優缺點,就如圖中,不同維度有其利就有其弊,有所得就有所失。這些先秦的思想,在2000多年前提出,必有其時代背景,有些論述已經過時,但有些內容也歷久彌新,因此,我們必須知道『因時因地,因人因事,因情境』而『去蕪存菁』精煉出我們所需要的部分;另一方面我們必須『允時允地,允人允事,允情境』而『整體宏觀』一覽出我們所需要的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