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2024

蠱:198~孔恩提出典範的轉移(蠱)

【引言】

《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962 年)是哲學家孔恩 (Thomas S. Kuhn) 撰寫的一本關於科學史的書。

孔恩認為在科學史上,大部分時間都是「常態科學」,也就是某種觀點、理論或價值取得科學社群的共同認同,而成為典範之後,科學社群的新舊成員就都會以此典範為中心,遵循相同的方法、使用共同的語言,有效率地探索新的知識。例如在西元第2到16世紀,托勒密的地心說主導當時的天文學,但是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伽利略與克卜勒提出更多的證據與理論來證明,終於在18世紀後日心說逐漸取代地心說。

常態科學在做什麼? 基本上,就是由一群科學家基於權威提出者的想法,尋找可以確認典範所預測的事實,並證明理論與事實的一致性,對於已經發生現象闡明與完善典範的理論。就像支持地心說的科學家,就從聖經預測的文字再去尋找更多的事實來證明。(證實舊典範的階段)

典範的轉移是什麼?就是反例科學的興起,與對於舊典範的淘汰。基本上,很多事情都有不同的視角與解讀,舊的典範存在的同時,一定有很多的反例,只是舊的典範所提出的方法或理論,可以合理的解釋這些現象,而無法解釋一些反例。(舊典範為主流,新典範未成形)

基於某些科學家的猜想,也許是一種求知的好奇心,或是天生的找碴心態,會有很多尋找反例的科學研究,同時開始建構新的理論,採用新的方法,希望突破舊的典範。隨著更多「證偽」的事證與更多的人投入,就會產生新舊典範的對抗與爭辯。(新舊典範並存)舊典範通常會採用政治力量,或是權威人士的傲慢去壓制新典範。但是這種壓制與否定的方式,正足以刺激新典範的更加完善,最後可以淘汰舊典範,而讓大多數人採用新典範。(典範成功轉移)

【一字】

蠱,《說文解字》蠱,腹中蟲也。

蠱,杯皿上所長的蟲,例如祭祀的食物上所生的蟲。《春秋傳》曰:皿蟲爲蠱。晦淫之所生也。

蠱,疑惑,迷惑, 例如蠱惑。《墨子》孔丘盛容脩飾以蠱世,弦歌鼓舞以聚徒。

比喻舊的事物,盛放過久已經質變,而會長出不好的副作用。

形容舊的典範,歷經時間長久之後,會逐漸質變,而與原來的功效不同。

這時候,就需要新的典範產生,新的典範找出新的方法或是事證,來證明舊典範的不適用,而淘汰舊的典範,讓大家採用新的典範。

【一圖】

這張圖採用蠱卦,用來解釋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提到的「典範的轉移」的觀念。

根據我的學習與理解,加上引進創新的思維,我將典範的轉移歸納為六個步驟:

舊典範的猜謎:舊的典範被提出來,通常是一種猜謎的過程,就像創意的發生,可能只是一種念頭,或是夢中獲得的靈感

事實的一致性:猜謎之後,人們就會找尋事實,事實與猜想的一致性,更可以來證明舊典範

完善證實理論:有了事實的基礎,就可以引進理論,用來證實舊典範,然後逐漸擴散,讓更多人認同與接受

反例的顯著性:另一方面,一定有些人發揮創意,尋找反例。反例零星出現時,並無法撼動舊典範,也經常會被視為「個案」或是「outliers」刻意忽略。但隨著反例越來越多,或是更加顯著,反例就將衝擊舊典範,而帶來「危機」。

完善的證偽理論:隨著越來越多的反例,也會有更多的理論來證明舊典範是錯的。證偽的過程,更加強化新的方法或理論,也就是形成新典範。

新典範的轉移:新典範的發展如果大到足以取代舊典範,那就是典範的轉移。但若是兩者旗鼓相當,就會展開更長時間的對抗與糾纏。

新舊典範的轉移,雖然是科學革命的結構,但不也是出現在社會價值觀或是政治勢力的轉移。也可以應用在創新與創業的思維。

圖中採用「亞理斯多德」「牛頓」與「愛因斯坦」為三個科學革命的象徵。

亞理斯多德(AD384-322)提出的動力學,天文學,物理學與重力學,很多的想法主導了西方科學將近2000年。

牛頓(1643-1727)的萬有引力與三大運動定律,與亞里斯多德的理論是無法相通的,因此淘汰亞里斯多德的理論,替換成牛頓的力學。

愛因斯坦(1879-1955)的相對論,將時間與空間的架構,改變對牛頓力學的認知。

這就是西方科學令人佩服的地方,新的淘汰舊的,然後不斷進步。反觀,東方的科學不進步,就是前人講不清楚,後人不敢挑戰權威,而進行貼貼補補,舊的不淘汰,新的出不來,而陷入沼澤當中。這個觀點,值得深思。

【參考】

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孔恩( Thomas S. Kuhn,1962)在台灣有中譯本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1785

科學革命的結構 (wikipedia) https://zh.wikipedia.org/zh-tw/科学革命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