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字一圖:# 235 ~先秦五子的無為》一文中,我們借用slingerland的《為與無為》的觀念,來分辨這五個「子」的差別,當時slingerland用「冷認知」表示「理性及費力的思考」,用「熱認知」表示「直覺及不費力的思考」,因而歸納出老子反智又反情緒,莊子反智但有情,孟子有智講善之四端,孔子講智及仁。Slingerland提到墨子重利而無情。
最近重讀Daniel Kanemann的《快思慢想》把他提到的系統一及系統二再用心的看懂,也因而加入了「孫子」這位擅長謀略的先秦諸子。孫子留下的孫子兵法堪稱這六子的書籍中最為實用且有架構者。
於是重繪並修改為「先秦六子」,在slingerland之文章外加上孫子,並為每個大師給一個字,因此「孫子用計,墨子重利,孔子講仁,孟子講善,老子講樸,莊子論情」,六子對應六字。
整個精神仍在於「守靜與無為」「快思慢想」取其中和。
[說明]
參考slinger land及Kanen ann的說法,我的解釋:
左下角:老子不要系統一的情感(熱認知)也不要系統二的理智(冷認知),完全回到純樸的原始,返樸歸真。
右下角:莊子不要人為的虛偽理智(系統二),而希望多發揮人的真性情(系統一)。
右上角(多一點理性):孔子要人多一點禮節,根據周朝的規定,先學習,克制自己的情感去修養,直到十分熟練了,才能發揮仁心。也就是系統二多一些,系統一其次。
右上角(多一點情感):孟子相信孔子的要求不容易做到,也沒有克制的標準,於是說每個人的善心在那,就要去發揮它。因此,訴求多發揮四個善端。佐以學習,養浩然正氣。也就是系統一多一些,系統二其次。
左上角(沒有情感):孫子相信理性的分析及計算,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有系統二,無系統一。
左上角(還有一些情感):墨子也相信理性的分析及計算,重利,非樂,兼愛而不親親。至少他仍有理性的大愛。有系統二,無系統一。
[缺點]
孔子的缺點,就是設出不可能的道德標準,講得完美的聖人,讓後世可以用虛偽的仁義道德去要求別人,而包庇親信。這是黨私,虛偽,說一套做一套的始作俑者。
孟子設法激勵人心往自己內在發現善端,來補足孔子的不足。但仍無法避免言行不一的現象。另外,儒家的思想不談鬼神及生死,等待明君聖王,而將自己定位在忠臣孝子,在永不可能實現的願望下,看著偽君孑當政。
老子的缺點是回到一個原始社會,過於自我而無法說服人們壓抑欲望。
莊子的缺點是自得其樂,而不管人間社會。不切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