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2025

田:479 ~熱田與豐田

名古屋位於愛知縣,是一個工業的城市。

在名古屋有個知名的名古屋城,但這趟行程已經看過大阪城,彥根城和松本城,實在沒有必要再多看一座古城!不如來欣賞他們日本的工藝。

首先來到名古屋的熱田神宮,在這裡參觀草薙館跟寶物館,草薙劍相傳是天皇交接的寶物之一,會在這邊,就因為這個附近在古代叫做美濃國,最有名的就是他們的造劍及製刀的技術,在這可以欣賞到許多日本的古代名劍,也可以體驗拿起一把中6公斤長2公尺大劍,想像古代的武士,騎著馬還能靠自己的手臂握起一把這麼重的劍,厲害呀!此外,在博物館也看到了一塊南極石(還可親手觸摸!)。

中午來到豐田產業技術紀念館,參觀豐田從紡織業的機械化自動化,進展到汽車工業,從代工福特跟通用汽車開始,走向自主開發Toyota品牌,以及自動化生產的過程,這段的產業創新,有別於前面所看到的日本傳統文化的部分,也讓我們知道原來豐田汽車的母集團是做紡織機械起家的,也可以感受到豐田喜一郎當初篳路藍縷,創辦豐田汽車,他們真的是重視品質一步一腳印,才能夠造就今天局勢文明的Toyota!

草:478~草間彌生

我們離開了妻籠,來到長野縣松本市,到松本美術館欣賞草間彌生的作品,

因為松本是草間彌生的故鄉,這個美術館的收費便宜,但展出的作品非常的豐富,cp值高。看了很多他的精彩作品,嘗試用他的風格繪畫一些創意!

欣賞完作品,經過松本的古街中町通及繩手通,前往另一個日本國寶城松本城,排隊登上天守閣,欣賞這座1593年建造的古城。

妻:477~妻籠宿

經過五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真的踩過了濕滑的雪徑,終於抵達了妻籠宿。入住100多年的老房子民宿,山林間沒有人潮,車輛少,環境清新安靜,是一個很好的享受!

在晚飯前,我們走到這附近最高的山丘上欣賞夕陽。這個山丘在以前日本的戰國時代,是一個城堡,相傳像德川家康或織田信長這些日本的戰國英雄,就曾經在這附近的山丘之間攻防戰鬥。

妻籠城跡位在山頂上,現在只剩下一塊大的石碑,矗立著御嶽山大權現幾個大字,遙望本區域的高山。御嶽山又叫曾御嶽山,它的主峰在木曾町附近,標高3075公尺。在日本活火山中的標高僅次於富士山,也是日本的百大名山。

夜宿松代屋歷經150年九代的傳承,晚上的晚餐及隔天早上的早餐,都具有當地的特色與風味。我們所住的和室,剛好就有一幅德川家康的家訓書法,頗有意思的。


籠:476~馬籠宿

1719世紀日本江戶時代,從京都到東京有一條驛道,全長532公里,中途共有69個宿場(驛站),其中保存最完整的就是從歧阜到長野這段,其中最知名的是馬籠宿到妻寵宿這段8公里多的山林步道。由於山林間積雪,有些路段比較濕滑,我們選擇部分的山林小徑,部分的公路健行,我們徒步11公里,邊休息邊玩雪邊拍照,約經過五個小時,走到了妻籠宿,入住松代屋。在晚餐前,我們繼續步行登高,登上妻籠山城跡看夕陽。馬籠到妻籠途中一直出現有位名叫島崎藤村的日本文學家,


上面這張圖的曲線,是這條步道的海拔,從最左邊的起點海拔530公尺,一路上升到最高的馬籠岞,海拔來到800公尺,距離約2公里,算是比較陡的一段路。後面下坡到妻籠的路段,因為山徑積雪,部分道路我們是走公路,山徑6公里而公路約9公里,這段下坡將近海拔降低約350公尺。


這是一段很棒的健行步道,在涼快的天氣,沿途都是白雪皚皚,空氣清新,景色也很優美!

3/29/2025

近:475 ~近江八幡

近江八幡市,享用知名的近江和牛。歇片刻後,步行經過為心町古街區,前往近江八幡堀欣賞數似蘇州小橋流水的運河美景。搭乘纜車登上八幡山頂,參觀瑞龍寺及八幡城跡。

在山頂上俯瞰近江美景的時候,看到展覽館介紹「近江商人」和「豐臣秀次」的故事,雖然對我們是陌生的,但也勾起我對日本跳脫儒家走向商業文明進程的興趣,連我們在台灣也聽過近江和牛,我們到京都大阪常常吃近江麵,近江商人和大阪伊勢號稱日本三大商人,頗有意思的


彥:474 ~彥根城

彥根位於滋賀縣琵琶湖畔的東邊,從前這個城應該是距離離琵琶湖不遠。

在櫻花季之前來到這,還沒有櫻花,但可以看到盛開的紅色梅花。

彥根城是日本五個沒有重建過的木造古城,又名國寶城。登上天守閣,可以欣賞到琵琶湖!彥根城是在一個山丘上,在山丘的幾個角落都有「櫓」類似城樓,可以駐紮軍隊囤放糧食,也可以作為監控與防衛的措施,位在北角的三重櫓,就很有特色,當旁邊的櫻花盛開時,那又是另外一種的美景。彥根城西邊的玄宮園,是個日式庭園,有山有水也有日式茶屋,是個適合漫步欣賞的地方。

這裡的末代藩主「井伊直弼」,是大名鼎鼎的茶道大師,也是儒學大師,他也是開放日本與美國通商貿易的第一人,也因為他的開放而被暗殺,在彥根城下有知名的大河劇「花之生涯」的石碑,


大:473 ~大文字山

這次的關係之旅,在京都停留的時間比較短暫,只花了一天的時間!畢竟在去年跟前年,在京都足足停留了10幾天。這次只償宿願,要登上銀閣寺後方的大文字山。

既然來到銀閣寺,就入內參觀,包含他的東寺、觀景台、銀沙灘、向月台,也順遊一圈!

大文字山是京都傳統四大節慶之一「五山送火」中的「大」文字的火床,每年在816日舉行,類似台灣盂蘭盆節的意旨,用火寫〝大〞字,出自弘法大師空海,送火代表火焰能燒盡隱藏在身體裡的75種煩惱。在銀閣寺後標高465.4公尺,稱「大文字山」。登此山徑,山頂仍有殘雪,遠眺大京都時看陽光灑落。

湯:472 ~御所之湯

在日本的城崎,有一間知名的寺廟,位在大師山的山腳下,寺廟名字叫極樂寺,寺廟的枯山水造景也堪稱知名。這裡知名的小點心獨鈷水,相傳就是從極樂寺的山泉水所製造的。

御所之湯,相傳古代日本天皇姊姊的御所。這個湯只有戶外湯,而可以面對三林間的瀑布,聽著瀑布的流水聲,泡著溫暖的湯,是一種很好的享受。剛才山上下雪,但到了山下,卻是晴天,真是特別的體驗。

城崎溫泉有六個外湯是指公共的溫泉。以我們所入住的彩月溫泉旅館,內部有較小的湯屋,他提供我們可以到其他公共的溫泉泡湯的通票。每個外湯各有特色,因為時間的限制,我們泡了其中的四個,另外兩個只有從門外經過。

雪:471 ~大師山頂賞雪

城崎位在日本海邊,屬兵庫縣,他最知名的是1400百多多年的溫泉街。


316日中午到達後沿著小溪散步溫泉老街,來到溫泉寺,欣賞元湯,品嚐溫泉肉包,逛逛購買豐岡鞄。泡彩月溫泉,以及地藏湯的溫泉。晚餐享用松葉蟹大餐(24支松葉蟹)。晚餐後再到街上散散步,也去體驗另外兩座外湯:一之湯,曼陀羅湯。


317日飯店日式溫泉早餐後,前往大師山搭纜車登頂,很幸運的到了山頂,竟然遇到飄雪,雪越下越大大家也玩得越開心。山頂有一間寺廟,旁邊有一尊觀音菩薩,更特別的是還有一個螃蟹塚,在日本各種生物似乎都有祭拜的塚,是神道的文化。下山後到極樂寺,泡御所之湯。


3/18/2025

聚:470 ~相聚在大阪


今天我們四個人分別來自桃園、上海、台中、台北齊聚在大阪參加小女的畢業典禮!

這趟日本之旅,是全家人今年團聚之旅

315日漫步大阪中之島

317日在本町和牛和豚之家,享用涮涮鍋大餐,為女兒舉辦畢業慶祝宴,大家歡喜的享用和牛與豚!


318日老婆為女兒穿和服,然後一起到大阪城去拍合照,感謝老天爺,揮別前三天的陰霾,今天的大阪城藍天艷陽,氣溫回升,大家歡歡喜喜快快樂樂的拍照。中午之後前往大阪梅田的阪急飯店參加畢業典禮。



卒:469一卒業

 


2025年來到大阪,慶祝女兒的畢業,親友齊聚在大阪的本町和牛和豚的這間涮涮鍋,一起為女兒慶祝,迎接一個新的開始!


3/12/2025

多:468 ~多元複雜動態

今天是3月12日,早上參加一個訪談,面對兩個個性與我截然不同的人,以及他們手下有九位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 ),顯然我們今天面對的競爭及合作,不再只是單一的動態競爭。

如何化敵為友?如何協同作戰?如何保有攻擊性及隨時具有防禦力?

傳統的企業往往採用靜態思維,以假設外在環境「在可確定範圍」,以及假設「競爭者」動向在可預測下,建立目標,進行目標管理!

進一階的策略,加入「競爭者」,假設沒有其他競爭者或合作者,唯一關注的是競爭者的動向,包含它的動機及能力,然後專注和他進行賽局的推演。

然而「競爭者」不只一位,也有「合作者」,在不同的互動與利害關係下,次要競爭者可能成為合作者,某個合作者也可能變成競爭者,競爭過程中會有些人角色變動。這才是真實的狀況。

在這三種狀況下,策略規劃的方法及重點都不一様,也須交叉應用。

靜態的策略規劃工具比較多,最知名的有SWOT分析,有Hambrick五元素鑽石模型(arena,vehicle,differentiation,stage及economic)。

二元動態策略規畫工具也有些,最知名的有Michael Porter的低成本/集中化及差異化策略,陳明哲的MC-RS及AMC,還有賽局分析。

多元複雜動態規劃工具較少,最知名的是價值網分析。

外在環境變動下,除了應變的彈性外,最重要的是折衝樽俎之間的協調能力。如何學這個能力戰國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3/11/2025

蛇:467 ~蛇舞春風

3月9日,在阿里山眠月線健行的途中,遇到一條褐色的蛇從腳下溜過,我並沒有感到害怕,因為今年是「小龍年」,也是屬於蛇年,見到一條金褐色的蛇,應該是金蛇報喜。
我跟著它來到斜坡邊,看著它,他緊張的捲曲,我並不會傷害它,就看著它,過了一下就離開。

從沼平車站到石猴站,單程大約8公里的鐵道,蜿蜒的鐵道也像一條蛇一樣穿梭。

有24座鐵橋,12個隧道,這是日據時代為了砍伐樹木,變現的過程。那也是一個很大的金流,卻也傷害很多生態。

眠月線曾經載運很多遊客來到石猴,打擾這片土地的寧靜。隨著921地震,以及後來的風災,讓眠月線受到重創,多處坍方。也終於環回這片土地的寧靜。

看到蛇,顯然這片土地還沒被水泥封成步道,讓蛇還能在鐵道之間穿梭!那是保存原始的地方。值得我們珍惜與造訪。


3/10/2025

眠:466 ~眠月線

2025年3月9日 阿里山眠月線散步

眠月線的典故:眠月線是阿里山鐵道支線之一,起點於阿里山新站,止於石猴站,全長9.2公里,沿途有二十四座橋梁與十二個隧道,早期是日本政府為了運送砍伐下的巨木而建造眠月之名的由來,是一位鐵道工事的河合博士到石鼓盤溪考察。有一天晚上,他躺在大石頭上睡覺,看見明月從參天古木中上升,面對大自然的美景而有感觸十三年後,他再度來到阿里山,回到當年夜宿的地點,火車來回穿梭牽引一車車巨木下山,昔日巨木早已不在,地上的苔蘚也已不在,昔日的鳴泉變成火車的鳴笛!為了永遠懷念當年眠於月下的那段經歷,他將此地命名為眠月。

眠月線步道的盡頭,有一塊巨石,高30公尺,酷似台灣彌猴,叫石猴!在阿里山神木倒後成為阿里山主要景點。可惜1999年921地震將猴頭震裂,只留身體。

在猴石附近及眠月車站附近有台灣一葉蘭保育區,是生存於中高海拔地區的台灣原生種只發一,故名一葉蘭。

我們一行人有老有少有不適者,從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門口散步經姊妹潭、塔山步道、眠月線鐵道抵達石猴邊走邊拍照,往返步行23.05 km,歷時8個多小時。幸運的遇到櫻花盛開,天氣很好,氣溫14°左右非常舒適!

[一圖]

眠月線沿途美景,但最特別沒看到的三個景就用畫的:

(1)滿月:黃昏看到上弦月。

(2)一葉蘭:沿途只看到保護區標示,沒看到花!

(3)石猴:身猶在頭已不見。

底下用火車及櫻花陪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