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台中舊名「大墩」,原來大墩,就在台中公園裡這個小土堆上。
5月12日是2024年的母親節,前一天前往台中公園散步。台中公園的中央有一座小丘,是台中市區的最高點,海拔90公尺。這個小丘上有一棵樹,旁邊有一個「台灣地籍中心三角點」,是日本佔領台灣時代丈量台灣地籍的原點。樹前有一個抗日英雄紀念碑,記錄台灣抗日的英雄。
台中公園是日本佔領台灣時期為迎接日本親親王來台中訪問而開闢的景點,湖水中有湖心亭,湖畔原有日本神社,也有宮燈道。日本神社在蔣介石光復台灣後,拆掉神社,樹立孔子雕像。宮燈道的前方移來吳鸞旂公館的鼓樓(又名更樓)。
台中公園又名「中山公園」,紀念中華民國的創國國父,因此有一座孫中山的雕像,雕塑下以天下為公為名。在公園旁有一座基督教的思恩堂,磚紅的建築加上白色鑲邊的拱門頗有特色,這是基督教的教會在1952年興建還獲得當時蔣介石總統的題字。
[一字]
墩,《說文解字》平地有堆。
冶城訪古蹟,猶有謝安墩。—— 李白的詩《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
[一圖]
從小處,欣賞過往之美!
這是以小過卦作為註腳的一張圖。以台中公園的六個景點,根據景吳年份為序,愈早的為初爻,愈晚近的為上爻。以中華相關為陰爻,以日本相關為陽爻,得雷山小過卦。
孔子雕像,就樹立在原本的日本神社的靈牌位置,大有以儒鎭道的意味。
更樓,是清末富商公館的鼓樓,後來遷移到此。
湖心亭,是日本佔領期間為迎接親王所建。
三角點,是日據時代丈量台灣地籍的中心點。光復之後,台灣地理中心點改到埔里去。
孫文像,用以紀念孫中山並將此公園改為「中山公園」。
思恩堂,基督教會於1952年興建於此。
【圖中易卦】
這個卦,反映台中市在「清朝」「日本」「光復後」三個期間的發展。初期是「清朝」有兩個陰爻,中間是「日本佔領」有兩個陽爻,上頭是「光復後」也是兩個陰爻。象徵著清朝的統治與光復後採行比較溫和治理以柔弱示意;日本時期則積極建設以剛強示意。
1.1684年康熙清軍佔領台灣以前,這裡是大肚王國的平埔族屬地,那時候還沒有孔子的教化。
2.1889年劉銘傳在台中建城,當時台中的仕紳包含霧峰林家與這裡的吳家,吳家在台中建設公館,引進中華文化,因此有這個更樓的遺跡。
在清朝政府統治期間,採行溫和的統治,也沒有太多的建設,這是清朝佔領期的中華文化。
3.日本人在1894年馬關條約後佔領台灣,在台灣進行有計畫的建設。日本親王在1906年來訪台中,於是在這建造庭園樓閣,有了湖心亭。
4. 日本人對台灣最大的貢獻,就是土地丈量與人口統計,這都是為了統治的目的,但也為台灣的基礎建設扎下基礎。三角點對古代沒有衛星定位之前,是很重要的丈量基礎,目前台灣的許多三角點,都是日本人所建立的。這裡,就在大墩山丘上,是明治時期的地籍丈量原點。
在日本佔領時期,日本人的積極作為,以井字形規劃街道,積極建設台中市區。台中公園現在地,就是以前台中/大墩街的所在地。這是明治維新帶來的現代文化。
5. 光復之後,這裡改為中山公園,紀念孫中山先生。孫先生推崇儒家思想,以天下為公的理念治國。台中市在光復後,成為省轄市,在三民主義的制度下,逐漸發展。
6. 光復之後,這裡的人民享受自由民主,在文化上也開放與包容,公園東北角的思恩堂是個基督教的教會,人民雖然薰陶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當中,卻也接納西方的各式文化。
在光復之後,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在這裡交融,人民的生活逐漸富足安康。
小過卦,在清朝統治與光復後,雖然有些小衝突,但不妨礙整體的和諧。在日本佔領時期,雖然日本統治者較為強勢也與人民有明顯的對抗,但造就了許多積極的規劃與建設基礎。
歷史沒有絕對的對錯,不同的人面臨不同的個人處境,每個人的觀點難免會有歧見,到底每個事件是禍是福,是是非非,絕對沒有歷史的共識。但拉開歷史的長河,從1684年到1952年,距離現在已經 70~140年,很多少數人的大是大非,變成大多數人的小有小過了。
【參考資料】
https://www.tchac.taichung.gov.tw/historybuilding?uid=34&pid=40
根據臺中市文化資產處的資料所記載,台中公園裡面有一個標高八十九點五九八公尺之土丘,原為日本人的軍事據點,設立砲台防備抗日的民兵,這座土丘就是台中市古名大墩之由來,也是明治時期日本人進行台灣地籍座標系統的原點,故丘上有一等三角點及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