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最近讀了Adam Grant 2021年出版的新書《think again 》,這本書中文書名翻譯為《逆思維》和書名原意並不相符。這本書主要的觀點是希望人們不要憑直覺就作判斷,而是要「再想一下」。作者也提到人的思考往往有四種模式,傳教士preacher,檢察官prosecutor,政客politician及科學家 scientist,作者建議採用科學的方法去再想一下。
我最近在省思《中文經典》如《論》《老》《易》的現代價值,很多人感性地用「民族文化」來訴求其重要性,很多人認為「內容深義,古人智慧是現代人無法體會」,很多大師推崇這些經典。但我Think again,他們對嗎?古代的經典真的適用在
[一句]
有些事,不能憑著感覺做判斷。再想一下!
面對重大疾病時,我們傾向詢問第二觀點。但對於日常的決策,卻往往偏好憑感覺做事,而不求正確。 (We favor feeling right over being right)
[一圖]
這是綜合《快思慢想》和《think again 》這本書的心得歸納出來的心得。
我們做出判斷有兩種型式,一是提出觀點或意見(comment),二是提出驗証結果(verified results)。前者有可能也是verified results,但大多時候主管是根據別人做的報告或訊息而不會自己去驗証。前者更多時候是不假思索的,憑著感覺或直覺。
若以《快思慢想》這本書提到兩種系統,圖中間有兩種思維系統,上面一種是經由自己的立場給comment比較像是「快思」靠直覺,自己的立場或先入為主的信念,隨手捻來的事實(不完整的),預設懷疑的角度或自我中心的立場都可能作出偏差的觀點。下面一種是經由假說分析以及驗証,比較像「慢想」靠深思。深思耗腦力也消耗身體能量,人性通常問避不採行。
在《think again 》書中,作者強調我們人接受到不同的資訊,第一是未被証實的傳言,包括老師說的,朋友說的,書本說的,新聞寫的,都可能是錯的。第二是自己的信念,包括自己經驗,自己消化的知識,信仰或承諾,這未必正確,但是自己相信的。第三是事實,也就是真理,數字,眼見為實或實驗結果,這在當下都是正確或可接受的。
舉例來說,有位朋友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政治家或領導者都要讀它。」我會怎麼思考。
首先,若我也相信,就會產生「傳道士」的心態,希望一起推廣中文經典,就會贊嘆孔子,拿出一些句子來支持。
其次,若我不相信,就會產生「檢察官」的心態,認為中文經典沒用,就會批評,拿出一些句子來反駁。我也會挑朋友的論述中的缺失去找碴。
第三,若我不想得罪朋友,產生「政客」的心態,不想刺激對方,就會搖擺立場,拿出一些句子來附和一下。當對方相信我之後,我開始遊說他,夾帶我的想法。
第四,若我要理性辯論,我就會採「科學家」的心態,我找証據作實驗,作分析作問卷訪談,去驗証這個世界上有多少領導人真的讀論語?多少人用論語的什麼來治天下?
這個《think again 》的腦能量消耗要很大,不可能每件事都這樣做。但作者強調的是:很多人的comment是這樣似是而非,得小心!多想一步。也許結果完全不一樣。